ManuelBarrueco500.jpg 

{曾提到我會另找時間進一步介紹這張音樂, 但俗人如我, 難免庸碌汲營, 事情很多, 時間很少, 因此拖到今年 2010, 才利用新年假期完成了本文更新。}

台灣的傳媒在 1960 年代 Beatles 狂潮第一時間, 就開始使用「披頭四」這個中譯, 在亞洲華人區最是歷史悠久。 但除了音譯略顯俏皮之外, 一無是處。因此以下我反璞歸真, 簡稱 "Beatles" 原名, 連 The 字都給省了。

Beatles_BW_300.jpgBeatles 的音樂,可能是史上被一再被賦予各色異樣風貌而被重新詮釋最多的流行音樂了。原因至少有二: 第一當然是樹大招風, 目標顯著, 光環好賣; 第二是藍儂與麥卡尼的奇特組合, 在旋律與曲式上, 給了音樂家許多遐想的空間、動機與彈性。因此就如同 jazz 樂手一再演繹老流行經典標準曲來再現新靈魂一般, 當代音樂家也如糖吸螞蟻, 紛紛湧向 Beatles 曲目, 打造新音樂展現新觀點; 而在諸多 Beatles 曲目裡, 編曲家的興趣與企圖, 很有意思的, 都較為集中在跨界的器樂演奏 (crossover instrumental) 的作品型態上。

Beatles 的膾炙人口曲目,大多數由 John Lennon (1940~1980) 與 Paul McCartney (1942~) 創作。這些詞曲形塑了 Beatles 歷史性的特色,因而與合唱團是難以切割的,很難將 約翰‧藍儂 與 保羅‧麥卡尼 從樂團隔離出來,單純的將兩人視為對 20 世紀後葉文明進行觀察、批判與歌詠的流行音樂巨匠。另一方面也因為林哥與哈里遜稀疏的作品,反襯出藍儂與麥卡尼倆就是 Beatles 的意涵。不光是世人這樣想,即便藍儂與麥卡尼也是這麼認為; 諷刺的共同點在於這對冤家都把自己擺在兩人裡的第一名。

Beatles_Abbey_Road_300.jpg古巴裔美籍吉他家 馬努葉‧巴略可 跟 倫敦交響樂團 在 1994 年錄製了這一張尼龍絃吉他 Beatles 曲集, 標題是 "Manuel Barrueco Plays Lennon & McCartney", 刻意使用了 "Lennon & McCartney" 而捨 "Beatles" 不用。也許這樣做可以淡化流行的色彩而彰顯音樂的古典本質吧。

 

專輯 "Abbey Road" 的封面,可能是被搞怪最多的照片之一。注意左二的 麥卡尼 穿著西裝還光著腳。這條路也是本文專輯的錄音室 Abbey Road Studio, London 所在地。


雖然令人難以取捨,但我把一向是把吉他音樂的賞析、思索、學習與表現的重點,聚焦在以尼龍絃吉他作為主要表現樂器的範圍裡面。即使如此,這個狹窄範圍所包含的作品之多,仍然是美不勝收。

在諸多 Beatles 新編演奏的專輯中,這是我滿喜歡的一張,因為由 Simon Woods 擔綱的製作很見用心, 音樂成果也頗典雅精緻, 雋永耐聽。其中沒有偶然, 必須先在主要音樂家 - 也就是巴略可與其當代音樂同儕們的心田中具有這樣的思維與創意, 又具備了將其實現的才能, 才得以孕育出這樣的音樂。因此這是跨界整合了諸多當代音樂家的因素而成的, 除了 藍儂 死於非命, 哈里遜肺癌病故之外, 其他間接直接參與的音樂家都還在世。

組成本專輯的 13 首錄音, 由五首吉他協奏曲, 三首吉他二重奏, 以及五首吉他獨奏曲構成。這樣的結構, 極類似現場演奏會的節目表: 由三首吉他協奏曲開場, 接著是三首吉他二重奏, 下半場是展現吉他技藝的五首獨奏表演,最後由指揮家特別為倫敦交響樂團創作的吉他協奏曲終場。

第一到第三首, 是由 巴略可 與 Jeremy Lubbock 指揮的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倫敦交響樂團 合作的吉他協奏曲。

這三首編曲取自 Leo Brouwer 的 《從昨天到便士巷 - 七首為吉他與弦樂的編曲》 ("From Yesterday to Penny Lane - 7 Songs after the Beatles, arranged for guitar and strings"). 這是由身為作曲家、吉他家、指揮家的 Brouwer 為尼龍絃吉他與弦樂器編制的協奏曲集, 極受吉他演奏家們的熱愛, 進行過不少錄音。

Leo Brouwer.jpg

 

至今尚健在的非裔古巴籍音樂大師 Leo Brouwer 的編曲作品,在本輯中佔有吃重的份量。

Brouwer 是 巴略可的偶像,巴略可 12歲時就聽過 Brouwer 演奏 巴赫 的 夏康曲 (Chaconne), 在那小小的年紀, 那欣羨與鼓舞的動力居然驅使 巴略可 在當年就練成了 Chaconne! 真是不可思議。

 

古巴籍吉他家、作曲家與指揮家 Leo Brouwer (1939~)

 

1. Eleanor Rigby ("Revolver" 1966)
弦樂以攝人的氣勢導入主題,隨即展開了吉他對此曲旋律的探索與回應。在對答中,柳暗花明,曲意翻騰流轉,甚是可觀。

2.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Revolver" 1966)
在東方風味的吉他前奏之後,吉他以分散和弦帶出了弦樂的旋律主題。吉他編曲者在此以極具說服力的手法,除了有二部複音的獨白表現,也跟樂團進行了詠歎式的合鳴。

3. Ticket to Ride ("Help!" 1965)
一連十數小節驚訝的高音琶音撥奏中,低音絃交織奏出主題旋律。Leo Brouwer 的編曲與 巴略可 的再現功力,真是叫人擊節。隨後弦樂部一再地用力主張本曲招牌前奏,也顯得 Brouwer 的創新與大膽。
Brouwer 不愧是大師,能將尼龍絃吉他與弦樂器的色彩與材質如此優美的編織混紡。

接著是三首美麗的尼龍絃吉他二重奏。巴略可 的搭檔, 就是吉他名家戴維‧坦能邦 David Tanenbaum.
二重奏的編曲者,還是 Leo Brouwer.

4. Fool on the Hill ("Magical Mystery Tour" 1967)
Brouwer 這首二重奏的編曲作品多年來極獲吉他家喜愛。成於1981, 第二年才有 John Williams 的灌錄.
在 Brouwer 當年的錄音中, 吉他的音色較輕揚且脆。在我聽過的幾個版本裡面, 兩把尼龍絃琴音色珠圓溫潤的諧和之美, 要以本輯錄音為最。

我初次聽到這個版本錄音的時候, 是在半夜。前奏才揚起幾個音符, 那音樂的美妙, 二重奏漕漕切切的交纏, 呢喃與傾訴, 整個形塑出來的詭譎新鮮美感, 教我全身汗毛直豎, 一陣麻過一陣; 天啊, 那真是生命中難得的神秘經驗!

5. She's leaving home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1967)
 從第一小節的前奏開始,兩把吉他即以少見的手法比肩吟唱,接下來展開了動人的二重交響來傾訴本曲主題。
 Acoustic Alchemy 曾這樣說過甚麼叫合奏: 「雙人組應該永遠大於一加一,應該感覺上你彈一個樂器但是聽起來像三個。」
Brouwer 的二重奏編曲,見證了這樣的說法。他幾乎已將兩把尼龍絃琴的聲音所可能產生的美感與與紋裡都發掘出來了。

6. Penny Lane (single "Penny Lane" 1967)
Brouwer 這首二重奏的編曲, 人稱是最有創意且攝人的編曲。
快速的切分音極有勁道的融合了帶些 jazz 味樂句的俏皮表現。巴略可在尼龍絃上的 bending 很難得, 這個技法在快速切分音時不好操作。

接下來是五首尼龍絃吉他演奏曲, 由 Manuel Barrueco 獨奏。

John Bayless 300.jpg前兩首吉他獨奏曲是由 Manuel Barrueco 從美國鋼琴家 John Bayless 的鋼琴演奏改編而成。

當時 John Bayless 已經是馳名的跨界鋼琴音樂家,喜好將流行音樂改編成巴赫大鍵琴的巴洛克表演形式。Barrueco 這兩首 John Bayless 的獨奏改編,精緻典雅,把巴洛克吉他的神韻,深入淺出表達無遺。

若是沒有聽過 John Bayless 鋼琴演奏,可能會認為這是 Barrueco 直接從 Beatles 改編。但仍是 Bayless 居功於前,因為他已經把這兩首 Beatles 曲,改編成讓人聽了直似當初就是為了大鍵琴而作的原創曲,而 巴略可 的改編, 又具有極高的說服力, 使人直覺當初就是吉他原創曲, 由此亦可見 Barrueco 功力之一斑。

7. 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1967)
這首曲子, 並不在 Bayless 的名盤 "Bach Meets the Beatles" 與 "Bach Meets the Beatles: Revisited" 的曲目之中。而是出現在 "America's Pops-Sampler" 1985 年的輯子裡。
想不到這首曲子能以如此輕快的吉格舞曲形式,既新鮮又古典,迷人極了。
 
 8. A Hard Day's Night (movie "A Hard Day's Night" 1964)
從鋼琴曲改編吉他獨奏之難,在於要將左右手大跨距的豐繁,同時濃縮在吉他六絃的小跨距聲音規模。
全曲以古典音樂中常見的單一動機輪旋再現的手法來表現,其中一個模進段著實叫人驚豔。真是再創作,而非改編了。在體裁上也聽得到一些的韋瓦第, 巴洛克風味十足。
 
除了向古巴的音樂大師取經, 巴略可也採用了東方作曲家在 Beatles 曲目上口碑滿點的公認傑作。

武滿徹作品輯 256.jpg

接下來的三首吉他獨奏,是日本音樂家 武滿徹 的編曲作品。巧合的,在本輯中相同的曲目序號,也按照順序出現在 "Toru Takemitsu 12 Songs for Guitar" 作品集之 #9 ~ #11. 因為大家早已耳熟能詳,我就不再多作介紹。

 9. Michelle  ("Rubber Soul" 1965)
10. Hey Jude  (single "Hey Jude" 1968)
11. Yesterday ("Help!" 1965)

武滿徹這幾首作品,人稱完美珠玉。且技術要求頗高,不容易彈得好,巴略可表現的卻是游刃有餘。這三首尼龍絃吉他獨奏,坊間各色改編作品不少,但以我所見,在編曲技法、忠實於原作、吉他的交響性、旋律和聲、整體雅致感人的優美性,都難有超越 武滿徹。從吉他手為了吉他手編作的作品角度來說,藝術水準不下於 Tárrega 塔列嘉 的獨奏作品。
 
Barrueco and Toru Takemitsu.jpg 巴略可 和 武滿徹

最後,壓軸的兩首又是巴略可吉他與倫敦交響樂團的協奏曲。這兩首編曲是由這次倫敦交響樂團的指揮 Jeremy Lubbock 特別精心創作的。

12. You've got to hide your love away ("Help!" 1965)
13.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Let It Be" 1970)

關於本輯的吉他協奏曲部分,我這裡有些聆後感:

開場三首 Leo Brouwer 的協奏編制, 是屬於弦樂室內樂的格局, 即使在這次的錄音中弦樂編制有擴大 (或經由搭錄) 以加強弦樂的亮麗與音場的縱深, 吉他表現仍是主要角色。因為 Brouwer 同時身為吉他演奏家與作曲家的緣故, 吉他與弦樂的表現分量較平衡,且互動密切, 吉他的演奏技藝也得以全然發揮。整體的神髓是較為古典的。因此, Leo Brouwer 這組 "From Yesterday to Penny Lane" 在當代尼龍絃吉他弦樂協奏曲的成果,極受音樂家的青睞。

在結尾兩首的體裁上, Jerry Lubbock 的格局比起開場的 Leo Brouwer 協奏曲要壯闊,因為從配器上就比起 Brouwer 要多樣性, 比方加入了豎琴、管樂與鈸等敲擊樂器。愛團心切, Lubbock 應該是基於為了要讓整個倫敦交響樂團都能下來玩得開心的出發點吧。

Jeremy Lubbock_170.jpg身為曾與許多流行音樂明星合作的英國音樂家, Lubbock 作品的當代交響樂的色彩較濃。整體而言, 樂團如敘事般的、劇情性的的表現分量較重, 而吉他只負責主旋律的呈現。聽起來有那麼些兒像是電影配樂作品。吉他技藝上, 只有單音, 最多是三度和弦的表現, 基本上都是 single-note soloing 單音奏法的形式; 這部分又以 "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 的重心偏在樂團交響性的和聲變化 (changes) 表現為甚。這樣的情況, 我們並不陌生, 如同《當吉他國寶碰上配樂天王》一文中的故事, John Williams 的作法也是一樣。我就不再重複贅述。

跨界音樂的製作,絕對不是「把流行歌古典音樂化」這樣簡單的思維。對原作有深刻的感受與體會, 在心中秉持著對原創曲的尊重, 儘量保留原來的調性與和聲, 藉由其曲式、動機 (motif) 與旋律提供再創作的素材, 激發編曲者自己世界觀的美感經驗, 而在藝術型態 (genre) 能有所創新, 最重要的是: 能提供視聽人「新而美的聆聽體驗」, 這些是我很個人的看法,也是我的信念。

這個專輯的每一首成果,都符合我上述的要件,也因而值得一聽再聽,享受學習。

ManuelBarrueco600r.jpg 
Angel/EMI 1994, no.7243 5 55228 2 5

 

延伸: 吉他家 格杭‧索夏 Göran Söllscher 演奏 Beatles

 


v1.3 by Autusumm 秋草夏人

 

arrow
arrow

    秋草夏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