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GoranSollscherBeatles f w500.jpg 

4月10日看到報紙「歷史上的今天」小專欄,說 1970/4/10 是 The Beatles 分手散團的日子。前陣子在店頭又開始看到了些 The Beatles 相關的新書與音樂 CD 的上架陳列。我相信不久的將來,知名大學將會有 "The Beatles 學" 的課程學分。

整個 Beatles 涵蓋的年代與文化,充滿了高密度的文明元素互動,足以讓後人研究分析歸納整合到各個領域,這是人類的共同記憶與文明遺產; 跟那段歲月一起活過的人們是幸運的 (註1), 而只能透過考古去感受的晚生代們,某種角度,其生命中絕對肯定是缺了塊甚麼... 現在台灣八大藝術藝文界的重量人士們,大都是屬於生命較豐富的前者,浸淫於與 Beatles 同時代激盪的生命啟迪, 跟著享受到台灣經濟與文化成長的黃金時代,且因獨立思考的智慧已經較有底子,而能僥倖承受得住近 20年來的台灣文明劣質化的毒害, 看著當代青少年兒童浸困在這樣畸形沈淪的時代,可見人也是「生得晚不如生得巧」。 一個在 YouTube 看他們影片的晚生代曾說: 「我發誓我生錯時代了, 這首歌真是經典, 可以聽整天。 我15歲, 我愛他們。」  (I was born in the wrong decade, I swear. This music is classic. Could listen to it all day. I'm 15, and I love them) 那首歌還是 Beatles 第一張專輯 "Please Please Me" 中的翻唱曲 "Twist and Shout", 還不算是正宗 Beatles 風的原創曲,就已讓新生代有此之感言。

話說就在 馬努葉‧巴略可 找上 戴維‧坦能邦 錄製了 Angel/EMI 尼龍絃古典吉他跨界音樂佳作 "Manuel Barrueco Plays Lennon & McCartney" 的第二年, 瑞典吉他家 格杭‧索夏 (Göran Söllscher, 註2) 也在 1995 年由東家古典音樂老品牌 DG (Deutsche Grammophon) 出版了一張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 Göran Söllscher Plays the Beatles" 的尼龍絃古典吉他音樂專輯, 這張封面主題 "Here, There And Everywhere", 副題 "The Beatles for Guitar" 的 CD, 至今仍為 DG 的暢銷大碟。

就出版發行時間而言, 後者雖然晚於前者, 而且錄音時間 (Nov. 1994) 也稍晚於前者, 但這張 Beatles 專輯的萌芽卻可能比 巴略可 那張的孕育還要早。

Goran Sollscher w300.jpg 以前跨界為 Beatles 曲子編古典吉他演奏作品還不少, 大師製作人 George Martin 在本專輯前言說: 「... 拿 Beatles 歌來編吉他曲不容易, 很多人試過, 大部分掉進了編得太用力的陷阱, 也許是太聰明了。 而索夏在這些編曲裡面帶出了歌曲真正的價值... 」

格杭‧索夏 在 CD 的內頁上回憶道:
「... 這個錄音的念頭來自於日本之旅。我在巴赫音樂獨奏會上彈了幾首 Beatles 當作安可曲, 演奏會後, Deutsche Grammophon 的日本品牌經理 Makoto Shinohara 問我可不可以製作一張全是 Beatles 歌曲的 CD, 我發現我可以,但是卻花了我五年才做到...」 (註3)

對 索夏 而言, 他也是生命中伴著 Beatles 的幸運者 (Beatles 分手那年他 15歲). 他在 CD 內頁上又說:
「我跟著 Beatles 音樂長大。記得我學 "Yesterday" 的前奏時, 拼命想要聽起來跟 保羅‧麥卡尼 的吉他彈的一模一樣。我記得我帶著 "Day Tripper" 到學校, 要讓同學相信它是史上最讚的音樂。 我也記得搞不懂 "Across The Universe" 歌詞是甚麼意思。 這裡的歌都像這樣連結著回憶... 」

索夏 這張專輯, 跟 巴略可 那張的差異, 就是獨奏。這張沒有協奏, 沒有合奏, 沒有二重奏, 也沒有任何搭配樂器, 就僅僅是 索夏 的尼龍絃吉他 solo. 但這個差異有一個亮點: 十一絃吉他 - 本輯裡面有使用十一絃吉他演奏錄音。

 索夏 以十一絃吉他著名, 在 2004 年 8 月出過一張 DG 專輯, 就叫 "Eleven-String Baroque". 索夏 用來錄音的是一把瑞典製琴家 Georg Bolin 於 1974 年製作的 Altgitarr (瑞典語, 即 Alto Guitar). 這把琴被世人以訛傳訛, 說成是 Bolin 專門為 索夏 量身打造的琴, 但 索夏 生於 1955 年底, 1974 那年他才 18,9歲, 以那個年紀, 尚未展開他的 Malmö 音樂學校生涯 (1975–77), 哥本哈根皇家音樂院也還沒念, 第一張唱片錄音更還沒出版, 他怎有財力與必要性向 Bolin 訂製 特殊吉他? 因此這把琴應該是 索夏 後來的蒐藏。

 master_luthier_georg_bolin w139.jpg

瑞典製琴家Georg Bolin 在 1960 年代開發了這種 Altgitarr 十一絃中音古典吉他, 現今已是稀珍名器。

 

 

 

 

不論是標準六絃琴還是十一絃琴,吉他畢竟只是器材,音樂才是音樂家靈魂的美麗所在。但是在瀏覽這 17 首歌曲之前, 還有一位吉他音樂家需要先上場: Börje Sandquist, 在本專輯裡面, 他的編曲就佔了 6首, 跟索夏自己的編曲一樣多, 可見 索夏 對 Sandquist 作品的尊重與喜愛。 

Borje Sandquist 2.jpg

 

 

Börje Sandquist, 瑞典當代吉他演奏/編曲家。 1945 生,長索夏 10 歲。他手上的 Bolin 十一絃吉他, 跟索夏的 Bolin 1974, 看起來沒有差別。

 

 

 

 

 

1. Honey Pie ("The Beatles" - "The White Album" 1968)
   此曲與 1964 年的 "If I fell" 一樣,也在開頭加了一個「楔子」。 "Honey Pie" 這曲算是少見於一般 Beatles 演奏曲目之中的。
   只能說 Börje Sandquist 很「忠實」的將此曲編完, 而 索夏 的尼龍絃吉他表演, 卻是有一些兒「呆板」, 當然這麼說是相對於此曲原本應該具有的活潑熱度而言。 我有些奇怪 索夏 與製作人為何要把這首歌把在第一軌。

2. Because ("Abbey Road" 1969)
   我個人喜歡這首歌的簡約、意在言外以及禪意。不管當初 藍儂 創作時在想甚麼, 總之 藍儂、麥卡尼 與 哈里遜 完成了一個 Beatles 晚期的絕世佳作, 一首即使沒有伴奏也能獨立且美到不行的歌曲。

這首似俳句的歌詞,極短又意猶未盡,不佔篇幅所以附在這裡:

  ah... Because the world is round, it turns me onBecause w255.jpg
  Because the world is round...
  ah... Because the wind is high, it blows my mind
  Because the wind is high...
  ah... Love is old, love is new
  Love is all, love is you
  Because the sky is blue, it makes me cry
  Because the sky is blue...
  ah...
  ah...
 
   我認為 索夏 的編曲如果能夠掌握原曲重唱的多重聲線的和聲特性而在編曲上呼應這種特性, 會更成功。 結果雖仍然優美, 但卻「幽靜」了些, 把原曲意境變淺了。
   在結尾的地方, 索夏 玩了一個花樣: 將本曲的終止和弦, 以無縫形式直接作為下一首曲子的啟始和弦, 所以聽者得到的是一種 Medley (什錦歌、串連曲) 的感覺。 如此的處理, 在現場演奏會的效果是最好的; 但是在專輯裡接在 Because 後面倒是煞了風景。
   
3. She Came in Through the Bathroom Window ("Abbey Road" 1969)
   這是 Börje Sandquist 的編曲。

接下來的四首吉他獨奏,是日本音樂家 武滿徹 的編曲作品。有趣的是: "Toru Takemitsu 12 Songs for Guitar" 作品集編有 Beatles 歌曲計 4首, 索夏全部選用,  #9~#11 三首跟 巴略可 那張選用相同: 即 "Hey Jude", "Michelle" 與 "Yesterday", 原曲集 #8 的, 正是本專輯的同名主題曲 "Here, There & Everywhere".

4. Here, There & Everywhere ("Revolver" 1966)
    甚麼叫做高檔情歌, 這就是了。 沒甚麼 I want you I need you 要死要活的, 反而煥發出絲綢般的亮麗情意。保羅‧麥卡尼 最喜愛他這首作品, Beatles 製作人 George Martin 也最喜歡這首歌, 看來 索夏 也最愛這首, 所以用來作本專輯主題; 我卻奇怪他們為何不把這首演奏曲擺在第一軌。

武滿徹 的編曲頗為典雅, 原曲的特性都有以簡潔的方式觀照到。但我總覺得 索夏 的演奏, 有些拘謹, 或說是嚴謹吧? 換個說法是彈得「硬」了些。可以感受到學院深厚的古典訓練還在他腦袋裡控制他要完全按照譜面上的所有符號一絲不苟的彈出來。

因為 武滿徹 的編曲較具有公論,此外我也不想在這裡作 索夏 與 巴略可 的彈奏比較,所以接下來的三首歌就先 pass 不多著筆墨。 只能說, 巴略可表演的比較自在; 不知是否因為民族性不同?

 5. Hey Jude (single "Hey Jude" 1968)
 6. Michelle ("Rubber Soul" 1965)
 7. Yesterday ("Help!" 1965)
 
GoranSollcher-11-strings-improved500-w400.jpg  

8. Eleanor Rigby ("Revolver" 1966)
    流行歌裡面如果有了特殊的思維, 就可能向不朽跨了一步。如果有非小情小愛的人群觀照,就再向不朽跨了一步。
    這首曲子當年蒙大師 George Martin 編成了弦樂四重奏的伴奏格局而躍出了流行音樂水平台面,又再向不朽跨了一步。
    我相信這首音樂,給了後人諸多跨界音樂表現的靈感,尤其是弦樂方面 - 比方說 Leo Brouwer 的作品。
    聆聽這個曲子, 縱然擠身於紅塵眾生之中, 快節奏的汲汲營營庸庸碌碌, 卻總是感到悚然的孤寂與蒼涼。
    索夏的編曲, 恰如其份的的掌握到本曲的特性, 但孤獨的意境, 不靠歌詞卻很難在快節奏之下表現出來。
 
 9. The Fool on the Hill ("Magical Mystery Tour" 1967)
    保羅‧麥卡尼 的這首寓言式的 Beatles 歌曲, 世人解讀甚多, 有的說是瘋子, 有人說是先知, 另一說法是在影射某某人。
    它的意境完全視相信它的人所希求的意境深遠度而深遠。
    索夏 的這首編曲, 是他編曲作品中我的最愛, 完成度, 獨特性, 和聲的交響性與曲式都很佳。 技術上的難度並未構成賞析的障礙, 而是達到優美吟唱的必要條件, 這一點尤其在中段的過門可以印證, 連續的琶音中交織著旋律的動機, 旋律線的音符與和聲音符雜而不亂, 是最難, 也是演奏家靈魂最美之處。
 
10. Yellow Submarine (同名動畫片 1968)
Yellowsubjpg_w180.jpg這個黃色潛水艇, 在我個人學習 Beatles 的過程裡, 一直是一個情結。 我不喜歡它, 歌詞很無聊, 事實上音樂也很無聊。 動畫片是還有趣, 尤其畫風還一度造成一股 60, 70 年代大眾傳播插畫界的模仿風。 但是這並不能挽救它無聊的本質。 這首歌無法獨立存在, 而只能視為附著電影配樂的插曲。
    Börje Sandquist 選這首歌來編曲, 勇氣可嘉。 但 索夏 選這個編曲入專輯曲目, 我覺得有些不智。

11. If I fell ("A Hard Day's Night" 1964)
    Beatles 早期的歌曲還真是耐人尋味。像這首慕情歌謠式的體材, 卻含有一個楔子般的前言, 以及少見的音階轉折與和弦變化。 從頭聽到尾都是小小的意外驚喜, 此外 藍儂 與 麥卡尼 的二部和聲也雕塑出了此曲的不凡美感; 這些就是本曲的特性了, 也就是編曲者 Börje Sandquist 與再現者 索夏 要說服 Beatles 歌迷的挑戰之處。
    大致上 Sandquist 掌握了上述第一個特性,曲思以更緩版的抒情來揭開,中段他借題發揮,以像 Jazz 般 adlib 又不是的手法, 展開了新的曲思與情緒的流動, 把聽者載往一個沒有去過的地方, 柳暗花明又一村之後才回到原曲的終結式。

12. I Me Mine ("Let It Be" 1970)
    這首 喬治‧哈里遜 的警世佳作,在最晚期又為 Beatles 曲目增添了一首具有時代意義的好歌。 後來 哈里遜 的自傳採用了用這首歌名作為別緻的書名, 可見他對自己這首作品的珍愛與難捨。
    在 1970年, 這首帶有早期 hard rock 甚至 metal 風的曲子,也為 Beatles 作品集的多樣性增色不少。但是卻為 Börje Sandquist 的編曲增加了難題, 因此 Sandquist 採用了另一個解決方案來對應原曲,我倒覺得也滿有趣味的。
 
13. Girl ("Rubber Soul" 1965)
    這首地中海風情的短調歌曲訴盡了對女孩的迷惘,顯示了 Beatles 早期作曲風格上的多方嘗試。
    索夏 的編曲, 掌握了原曲的淒涼調性, 但聽得出他在彈奏時的思考與謹慎, 是稍稍可惜了一些; 即使彈得再熟, 還是可能無法達到人琴合一的境界。
 
14. Day Tripper (single 1968)
    喬治‧哈里遜 在本曲彈奏的前奏與間奏 riff, 可能是 Rock 史上最叫人耳熟能詳的 riff 之一了。
    索夏 的編曲相當忠實的採用了同調性的處理, 且在維持穩定的招牌 riff 進行之中,流暢的表現出旋律主題的流動。
    看似平凡,但正如 George Martin 所說的: 「索夏採用幾乎是保守的、惑人的簡約手法,卻聰明的揭示出原曲的美。」
   
15. And I Love Her ("A Hard Day's Night" 1964)
    這是日本吉他家 竹內永和 (Noriyasu Takeuchi 1955~) 為 索夏 編的曲子。
    因為 DG 出版品誤植, 所以全部的 Takeuchi 都多了一個 'u' 在後面。
    在原曲的表演上有兩個特點: 林哥‧史塔 使用了康加小鼓為此曲襯托了浪漫的拉丁節奏風情, 而 喬治‧哈里遜 只拿著一把尼龍絃吉他的伴奏,是 Beatles 史上少見的配置。 此外這首優美的歌曲在 哈里遜 的尼龍絃中段過門還有轉調昇 Key.
    我在賞析編曲的時候,會考慮到這些被賦予原曲的特性, 因為這些都是原曲之所以為難忘的原曲的元素, 如果忽略其中的元素而不利用, 卻未能提供更有特色的解決方案,算是未尊重原曲, 是會扣分的。
    可惜 竹內永和 忽略了這些特性。
   
16. Here Comes the Sun ("Abbey Road" 1969)
    也是 喬治‧哈里遜 少數作品之一。
    索夏的編曲, 如原曲結構如歌的行板似的, 從頭毫無間斷到尾, 而且將主旋律交織在重複再現的 哈里遜 主題 riffs 裡面, 達到了如二重奏的聽覺效果, 是難度之所在。

17. Across the Universe ("Let It Be" 1970)
    約翰‧藍儂 這首歌詞充滿了超現實的意象,以及甚至有些故弄玄虛的迷樣意涵,使得本曲成為 Beatles 歌曲之中饒富趣味且供世人各自表述空間的極限代表。
    這個 Börje Sandquist 的編曲, 索夏 表現起來長度居然有 8分 33秒。我個人認為,索夏 要很夠膽才選這首編曲。
    Sandquist 在編曲時, 企圖凝塑出壯闊的氛圍, 來表達出穿越宇宙的遼闊氣勢。 主題動機的敘述, 若是由史詩般的管弦樂的樂句來烘托, 就可以接近原曲的意境; 可惜一把獨奏琴終究是有所不能, Sandquist 只好採用連續撥奏的和弦聲音來延續襯底, 時間一長, 呆板的招式用老, 再怎麼抑揚頓挫,仍舊形成了枯燥。 以本曲的錄音成果, 聆賞者需用極大的耐性才能聽完全曲。 表演者過度依賴聽眾對原曲的記憶, 來完成這首曲子的時間生命; 因此, 跟一個壞的 jazz 鋪陳一樣的不良, 用來作本專輯的艙底曲,真是美中不足, 不如拿掉。

GoranSollscherBeatles r w500.jpg 

【註】
1) 請參考 林懷民《蟬》與 Beatles 一文。

2) Göran Söllscher 的 'ö' 上面都有兩個點。我的譯法跟市面不同, 別人的譯法是用英文發音, 並未接近其瑞典姓名的發音。 

FromYesterdayToPennyLane_2.jpg

3) 索夏在 2000 年 9月 22, 又出了一張 DG 品牌 Beatles 吉他音樂: "Göran Söllscher - From Yesterday to Penny Lane", 壓軸的又是古巴籍大師 Leo Brouwer 的《從昨天到便士巷 - 七首為吉他與弦樂編曲的 Beatles 音樂》。 關於這套音樂,請參考 巴略可 一文。 我以後再抽空介紹 索夏 的這個版本。

 

v1.21 秋草夏人

延伸: 吉他家 Barrueco 巴略可 演奏 Beatles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草夏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