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已故西班牙吉他大師 賽戈維亞 與日本吉他家 阿部保夫 在 1959 年的合照。
當時,阿部保夫 已經是以「根據賽戈維亞奏法的吉他新教本」的作者、吉他演奏家與教授的身份活躍著。
Segovia 在譜上的簽名 可對照上張照片上的簽名
阿部保夫 曾於 基吉亞納 音樂學院,受教於 賽戈維亞 的講堂。若要論起 賽戈維亞 第子的資格,阿部保夫 應該是比 克利斯特弗‧帕肯寧 還要有資格吧。
這張照片,我以前只是看看,沒大感覺。今天又瞄到,視線的焦點卻不禁停留在那兩隻手上。
──哇!賽戈維亞 的手好大!
請觀察他們兩人從虎口到食指尖的長度。這個長度,是按絃手指在琴頸與指板間「運作餘裕」的指標。
按絃手指在琴頸與指板間的「運作餘裕」
看了只能:「(汗)|||...」
這雙手 在解剖學上與常人無異
根據 阿部保夫 先生在教本內「左手的位置」一節裡自述:「... 也有人會用拇指托住琴頸的下端部分,此事只允許手小的人,要按第 12 格以上的時候使用。當 西戈維亞 老師為我授琴時,曾對我說:『由於你的手小,要按第 12 格以上時,拇指可以移到琴頸的最下部。』可是手大的外國人,卻能以原來的姿勢,按下第 12 格以上的位置。」
以上,可能需要補充一下:所謂「原來的姿勢」,是指左手拇指指腹維持扶在琴頸背部中央線之前的標準位置。而「拇指可以移到琴頸的最下部」,是將拇指指腹移位到第 12 琴格之下約略指板與琴頸的交界處 (我示範如下圖)。如此,就將整個上述的「運作餘裕」移到高指位的部分來施展了。但是,這仍然只解決了小手彈高指位的問題。
我會注意到這個,也是因為近來正重新調整吉他的生涯規劃,必須更實務地剷除一些好高騖遠的念頭,其中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物理條件如手掌尺寸,也是一個課題。比方說我自認手掌尺寸普普,應該不要再去想融合 Johnny Smith 的 voicing, 因為他超愛用跨距6格的和絃,如 C6 在 4321 絃按 10,9,8,5 或 Am7 在 5432 絃按 10,7,6,5. 我材料不夠,再好聽再苦練也彈不順。就砍掉這個念頭。
Joe Pass 說過:等你擺到那個指位,早就可以做很多別的事了...
我的手跟 阿部保夫 的手應該差不多大吧?比起 賽大師 就差遠了。怎麼能夠癡心妄想要把 E. Granados 的 Danza Espanola No.5 彈到游刃有餘的境界呢?
真不知道自己怎麼會花那麼多時間在不切實際上?一直在用愚蠢的毅力自我砥礪...
唉,教練死得早...
大師跟人合照 有攬人手腕的親切習慣 他右邊是 克利斯特弗‧帕肯寧
手小不夠使,就挑小一點的吉他吧。
上圖右邊的,是一般標準尺寸的吉他,左邊的,是一般所謂的「兒童吉他」。但是不要被兒童兩字迷惑了,其實就是因為有的人手短且小,才製作這種吉他來適應身體的條件。跟兒不兒童,並不是劃上等號的。吉他小一點,在比例上就不會顯得手小,因此就不要自我設限,主要是心態的問題,要開放。
這把小吉他,我一樣在彈,主要是攜帶方便,可以在外面繼續工作。
不過,在物色小吉他的時候,千萬不要郵購或是網購,一定要親自去抱抱看,彈彈看,跟自身速配了再買。尺寸還有好幾種,不要太快決定。自己是不是正在長個子,也要列入考慮。
以常用的 幾分之幾 (fractions) 的說法,這裡有個常見規格 (但不是唯一的規格,因廠牌而異) 可以參考:
尺寸 | 絃長 |
1/8 | 480 mm |
1/4 | 520 mm |
1/2 | 580 mm |
3/4 | 615 mm |
7/8 | 630 mm |
1 (full) | 650 mm |
如科多巴(Cordoba)尼龍絃吉他,就是使用這種規格。
上圖照片中的小吉他,就是 1/2 規格,絃長 58 公分的品種。
但有些台灣或大陸製的小吉他,把這種 58 公分絃長的規格稱為 3/4, 甚至有些人把 52~53 公分絃長的 Requinto 琴仍叫做 3/4; 所以還是要小心,要以實際彈奏時的合手度為準,無須太認真跟店家爭論規格名字,那名字僅供參考而已。
以 絃長 作為規格根據,是中肯的方式,因為它規範聲音震盪的規模,比其他的製作因素要明確而直接。 琴頭、琴身可以五花八門高矮胖瘦、燕瘦環肥,唯一的要素只在絃長。
但是絃廠也有各有絃廠的對應規格,這裡舉一個 La Bella 的 Fractional Guitars 的專用絃的規格,我們也是僅供參考就好。
1/4 - 17 吋, 44-45 公分 絃長
1/2 - 21 吋, 52-53 公分 絃長
3/4 - 22.5 吋, 57-58 公分 絃長
7/8 - 24.5 吋, 62-63 公分 絃長
小吉他被叫做兒童吉他,是有根據的,上面這個 La Bella 吉他絃袋封套上,寫的 Kinder/Niños 就是 德文/西班牙文 的 兒童、孩子。
所以,我上面那一把絃長58公分的小吉他,根據 La Bella 的規格,就會是 3/4 的品種了。
再如 YAMAHA 的尼龍絃吉他,他們自己也覺得 Fractional 的比值不合邏輯,也不統一(YAMAHA採用上面的 La Bella 規格),因此提出了兒童年齡/身高參考的吉他建議:
4 ~ 6 歲, 或身高 99 ~ 114.3公分 → 1/4 吉他
5 ~ 8 歲, 或身高 116.84 ~ 134.62公分 → 1/2吉他
8 ~ 11 歲,或身高 137.16 ~ 149.86公分 → 3/4吉他(絃長57.785公分)
11 歲以上,或身高 152.4公分以上 → 4/4 吉他
看,即使是名廠,吉他與絃都有雞同鴨講不統一的規格,所以我不會管他到底是 1/2 還是 3/4, 我只針對我的琴的絃長去買絃,千萬不要根據 franctional 數字去買。
還有一個重點,千萬帶調音器去買琴,小吉他製作不夠嚴謹的話,音很容易不準,尤其是第12格以上的聲音,因此每一格都要彈彈看準不準,也要注意有無吱吱喳喳的打絃雜音。還有聲音聽起來像 烏克麗麗 的小吉他,或是玩具琴聲音咚咚咚的那種,就算了吧。
v1.0 2008/11/08 01:21
文章:手大好辦事,手小怎麼辦?
網址: http://autsum.pixnet.net/blog/post/24879618
v1.7 2015/01/11 by Autusumm 秋草夏人
(引用請先告知並不得刪改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