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久石讓書_322x466.jpg 

近日又看到誠品門市把這本書陳列出來。想想也三年多了,這個中文版是2008年五月份由麥田初版的。看來本書成了「長尾巴」(Long Tail, 長銷書的意思), 於是,我也整理補充文字的新版在這裡。

 

這本書的副標題「久石讓的音樂夢」,是我略微不同意的地方。

 

基本上,久石讓先生是個工作狂。書中都是他將自己逼到極限,理性、邏輯的努力工作的紀錄。以及他身為音樂工作者對日本與亞洲各國的大環境,民族性與工作態度的評論。是 久石讓 用心而誠懇的寫出來的實務內容,並未涉及太多的 音樂夢 的論述。

 

「音樂夢」的包裝應該是給像我這樣的平凡讀者舔的糖衣吧。

 

誠懇極為重要。細細思量一下,如今周遭滿目所及的,雖然都是用心(機)出版的書,但是誠懇的書有幾本?

 

經過行銷企畫的流程,氾濫的譁眾取寵,想要非暢銷不可的書太多了。但是久石讓的這本書,你會覺得他在寫書的時候,有著「即使沒甚麼人買來看也無所謂」的心態。而出版社,不論是角川書店還是台灣的麥田出版,大概都有「咬牙例外配合大師」的覺悟吧。

 

雖然是電影配樂工作方面的主題,但透過這樣的作曲家的工作總總,久石讓 以這本書,提出了「創造力」與「感性」的中心議題。

 

印象深刻的,只要翻開第一章《正視自己的「感性」》第一頁,論「創作者的態度」,知道這本書物超所值。

 

總之,自詡為藝術家的人,都該看看第一段。如果還心安理得吃得下飯,祝福你。

 

我一向有「先要有正確的態度,再用正確的方法來從事。」的信念。

 

久石讓的第一段,真是深獲我心。

 

大致上,一直到第四章,算是 久石讓 電影配樂 工作較直接關連的總總自述。

 

四章裡 久石讓 先生有一段關於使用 數位工具 來作曲/編曲的敘述,我特別心有戚戚。

 

他對於現今使用數位工具這件事所質疑,因此在各種電腦音樂作曲器材琳瑯滿目的年代,他反而決定揚棄那些硬件與軟件,而使用感性與創意親手創作他喜愛的音樂,並親手製作音樂總譜。他說:

 

「...結果逐漸導致所有的音樂千篇一律。... 身為創作者,我打算重新寫譜。錄音的方式也要... 改變... 由原本... 以數位輸入為主的錄音工作,轉至... 錄製現場... 的樂音。這就是我現今的創作態度。這樣的方式並不是在走回頭路,正因為身處於數位化時代,更讓我想採取這種作法。」(p.116~117)

 

這剛好與我近年來的思維相同。

 

從第五章「日本人與創造力」開始,作者以身為日本人,對日本人的民族性、個人與群體、創造力、職場大環境、教育改善、行政改善等等,天馬行空的提出不少看法。算是跟電影配樂較不直接關連的。

 

對趨勢、潮流與文化的思考,也呈現在 久石讓 第六章的文字之中。

 

閱讀本書時需要特別留意的一件事,是 久石讓 在文中經常提起作品的「世界觀」,可以看出這是他個人在感性創意、價值評量、討論溝通與理性製作時的一貫思維重點。

 

傷腦筋的是:久石讓 並沒有明確的定義出「世界觀」的意思。這有可能是他個人色彩濃厚的特殊措辭,也有可能是在久石讓的工作圈往來的人們的通用辭、行話。因此也許日本人一看就知道的字眼,到了我們這邊就變成各自解讀的新辭。

 

而就「詮釋音樂」的這個主題,久石讓卻對日本的音樂演奏家有著無可奈何的挫折,這一部分,他反而對韓國與中國的音樂家 詮釋出來的音樂,有較「大氣」的評價 (也就是他說日本音樂家演奏起來顯得小裡小氣,技巧很好,心裡卻是空的)。

 

台灣的音樂教育,多年來不脫日據時代以降的濃重影響,老一代的新一代的哈日族都很多。因此關心我們下一代的音樂教育與創造力與擁有對音樂能夠「大氣」詮釋能力的心田與胸懷,就顯得益加重要。久石讓的這本書,倒是滿適合台灣的有心人好讀一番,比韓國人與中國人更該讀。

 

 

【註】萬一你還不知道:從《風之谷》1984 開始,宮崎駿 的卡通配樂都是 久石讓 的作品。

 

 

v1.0 2008/06/01 12:53 


v1.3,  2011/11/02 by Autusumm 秋草夏人

 

arrow
arrow

    秋草夏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