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Rodin.jpg  羅丹  吻 1882 musicicon.jpg  

 

左手肌腱傷終於撐得過了!總算能把這個曲子錄完,很高興能在年前告一段落。

 

下圖這個 Bésame Mucho 吉他譜版本,原為日本全音出版的吉他散譜,台灣的 全音樂譜出版社 也發行了這一份授權代理版本,把英文歌名寫成 "KISS ME MUCHO", 而中文標題是「穆秋吻我把」(為什麼這樣翻譯?顯然是把 MUCHO 當作人名了),由台北的老牌音樂書房 大陸書店 銷售。

 

BesameMuchoZenOn#28-1-gray-562.jpg

 

而目前大陸內地流傳的 "你就是幸福(古典吉他谱)" (為什麼這樣翻譯是個謎) 清晰版,完全就是直接掃瞄拷貝自台灣合法代理的版本,讀者請自行搜網就可以看到 (另外還有個模糊版,就是日本的同版本,打譜版型完全是一樣的,只有曲名是日文 "ベサメ ムーチョ")。

 

BesameMuchoZenOn#28-433.jpg
我的全音散譜#28《穆秋吻我把》, 有透明膠帶貼補的痕跡

 

其實,這兩份全音樂譜上的編曲者 "Hukuo Hamasaka" 都印錯了,日本一家印錯搞到全世界跟著錯。應該是 "Fukuo Hamasaka" 才對,他就是聲譽卓著的日本吉他家 浜坂福夫 先生。

 

Fukuo Hamasaka-improved-gray-217.jpg
浜坂福夫, 1924-2004, 得年80

 

這張網路上找不到的 Fukuo Hamasaka 照片取材自我收藏的《ギター映画音楽名曲集》一書,浜坂福夫 編,日本全音楽譜出版社出版。

 

此編曲也收錄於某些國內的出版品,如立誼出版社的「民謠吉他古典突破」第164頁的「莫吝吻」,但是沒有標示譜頭與作者。

 

唉,台北大陸書店一份吉他散譜才賣10元新台幣 (到現在都是10元),他們後來並沒有出齊日本全音這個系列,不知道是不是賣得太便宜了,以致於無以為繼?我對他們出版與代理這系列吉他散譜的用心與勇氣,十分欽佩。

 

原作曲家 康綏羅‧貝拉茲桂 (Consuelo Velázquez), 墨西哥人,鋼琴家與作曲家。

 

consuelo_velazquez_improved-gray_207.jpg
Consuelo Velázquez, 1924~2005

 

一說她生於 1916 (如 Wiki) or 1920,  但是官方記錄是 1924. 此外我推斷為1924 的主要理由是,眾所周知她自述於 16 歲生日時作此曲,而此曲也公認是作於1940年, 因此她生於 1916 or 1920 的說法就不攻自破。

 

巧合的是 康綏羅‧貝拉茲桂 與 浜坂福夫 的生年都是 1924年;而卒年僅差一年。

 

現在查不到 浜坂福夫 編作此曲的年代,但我推算應在 196x 年代,因為那是 浜坂福夫 最活躍的年代。

 

在一份法國巴黎版本的原曲歌譜上,同時有法語、英語與西班牙語歌詞,標題是這樣的:

 

Besame Mucho pg-1 enhanced-cut-gray-567.jpg

 

BESAME MUCHO (Kiss me)
法語歌詞:Francis Blanche
英語歌詞:Sunny Skylar
西語歌詞:Consuelo Velázquez
作曲:Consuelo Velázquez

 

注意當時英文歌名僅僅是 "Kiss me", 而不是 "Kiss me much", 也不是 "Kiss me a lot".

 

在西班牙文裡,besa/besar/beso 是親吻,me 是我, mucho 是 a lot, 多,但也有「久」的意思。所以,康綏羅小姐 當初的動機有可能是「吻我久一點」,而非「吻我多一些」;真相如何,已不得而知。

 

浜坂福夫 先生的編曲採用 F Key, 啟始與終止和弦都是 Dm, 與原作曲調性同 Key 沒有改變。

 

他的曲首標示節拍為 "Bolero", 源自西班牙,是慢板舞曲與歌謠之意,到了拉丁美洲衍生出拉丁情歌 (Latin Ballad), 現今 bolero 跟 ballad  經常是同意語,墨西哥叫這類的歌都叫 Bolero, 所以對演奏者掌握節拍速度沒有太大的說明性。原曲上並沒有標示這個 Bolero, 而僅註明 Moderato 2/2 中板;介於行板與快板,約 108~120 bpm 之間。

 

可是 浜坂福夫 的 tempo 是 4/4, 意圖在一小節裡面從容的安排更多的變化,但是如此就不能拖慢拍子,否則預期要以音符節拍形塑出來的氣就會散掉。所以拍速先以 108~112 bpm 起跳是滿適合的速度。

 

這首編曲,有許多三連音 (triplets) 的處理。有一小節兩組四分音符三連音 (quarter note tripets) 的,也有只落在小節的前兩拍,或後兩拍的情形,也有正常 4/4 的最後一拍是八分音符三連音 (eighth note triplets) 的情況。但是從上圖的法國譜來看,它就不是以三連音來處理。因此這是 浜坂福夫 先生選擇的安排。基本上三連音是較難掌握的,試著腳上打兩拍同時唱三個等長的音,或手上同時彈三個等長的音;感覺上跟先一拍四分音再兩個八分音是很不一樣的。所以這類的編曲也是掌握三連音很好的範例材料。

 

BesameMuchoZenOn#28-1-new-gray-557-cut-555.jpg

 

於是,第一句 "Bé -- sa me----" 在這裡成了一組四分音符三連音接著一個二分音符的表現,聽起來跑出了四個音,這是很不一樣的聆聽體驗,喜好與否因人而異。因為跟我記憶中的旋律與節拍有點兒銜接上的問題,在忠於 浜坂福夫 先生的編曲不作更動的前提之下,我也花了些功夫來適應;最後我決定將第一組三連音中間那個 D 音加以弱音處理,也就是要彈奏出來,但是比前後兩個 D 音輕一些。

 

從上面本編曲譜頭的第三、四小節可以看到,浜坂福夫 在前奏進 tempo 的地方就導入了 Rumba  的輕快節奏,也為這首 Bolero 定了調;因此整個演奏就是在 倫巴 的基調中展開。

 

BesameMuchoZenOn#28-2-gray-cut-chachaboom-549.jpg

 

還有一個趣味在進過門 (標示 to coda 後一小節) 的前一拍半。這樣的頓音 (staccato) 手法,令人彷彿聽到 Beatles 唱這首歌的時候喊道 "cha-cha-boom!". 這個手法,有些現場樂隊的鼓手還會跟著大喝一聲:「喝!」

 

曲式的反覆段較長,除了前奏四小節與 coda 一小節,中間幾乎有四段歌詞的份量,因此演繹起來達到三分多四分鐘。

 

以下就是我的演奏:

 

 

我選這個編曲來演奏,並非因為它是我最喜好的編曲,只能說這是 浜坂福夫 先生的作品,有他自成一格的趣味性在那裡。用心的人可以聽出一些兒日本特有的東洋風味,而那是源自日據時代,光復後幾十年流轉而下的,台灣人從小熟悉且普遍融入現在為人長輩記憶中的調調。

 

在不久的未來,我應該會編出我喜好的 "Bésame Mucho" 編曲,而那應該會跟這裡的演奏很不一樣。

 

有些 Bossa Nova 曲輯中收錄了這首歌,但是它不屬於 Bossa Nova, 創作年代更早於 Bossa Nova, 即使把這首墨西哥歌謠歸類為拉丁美洲音樂,但也完全不是源自巴西 Bossa Nova 的南美拉丁音樂。當然,音樂家們可以自由的使用各種風格去演繹表現它 -- 倫巴,恰恰,探戈都好,Bossa Nova 也行。

 

康綏羅‧貝拉茲桂 自從 1940年 16歲時寫了這首歌之後,一輩子也就只有這首曲子爆紅,也靠這曲子向全世界收了一輩子的版稅;真是相當神奇而美妙的事情。

 

你希望作一首世界名曲靠它吃一輩子嗎? 康綏羅小姐 是我們的文創好榜樣。努力加油吧。

 

p.s. 我雖註明有譜,但是沒有直接附於此,讀者可以在文中看到樂譜的幾個來源線索。

 


文章:Bésame Mucho - 吉他獨奏
網址:http://autsum.pixnet.net/blog/post/36285248
v1.21 by Autusumm 秋草夏人
(引用請先告知並不得刪改出處)

※下排最右篇有可能並非我的文章,而是站方廣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秋草夏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